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实践项目>>阅览文章

案列:“三微课堂”于细微处着眼,让微改变发生

摘要: 于细微处着眼,让微改变发生---“三微课堂” 案例简介:“三微课堂”品牌项目的“三微”:即:微视频、微评论、微改变,是一个面向全区居民......

于细微处着眼,让微改变发生

---“三微课堂”

案例简介:“三微课堂”品牌项目的“三微”:即:微视频、微评论、微改变,是一个面向全区居民的学习载体。通过居民们自己抓拍的微视频,记录着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再以微视频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网上,通过在网上看视频、写感悟、发表自己的评论,去教育、感动身边的人,引领居民不断地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以达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三微课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即:以区社区学院为点(学习培训点),以7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线(轮流进行授课活动),以59个社区为面(全面推进)。采用讲座培训、活动课程、学习互动等授课形式。

学习内容与时俱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社区教育治理创新相结合;二是与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相结合;三是与全民阅读相结合。

品牌logo设计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66714536\QQ\WinTemp\RichOle\HM@0Q}$B`U7N5$ES{CHL5~W.pngLOGO上的左边图案,是短视频的播放标志,代表着本品牌是以短视频为主要的学习载体,艺术字中三微是指品牌活动的三个环节,即微视频、微评议、微改变,课堂二字体现本品牌是社区居民学习的一种方式。


一、案例背景

(一)是追求社区教育优质发展的时代呼唤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围绕社区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市民教育的主体性,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本真性和体验教育形式的创新性,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式和手段,贴近时代的要求、贴近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是追求社区教育优质发展的时代呼唤。

(二)是丰富和发展区域学习生态建设的需要

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推出的项目“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作为“十三五”省级规划课题《全场景学习:区域推进社区教育学习生态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新思维、新技术、新路径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培育和维护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是丰富和发展区域学习生态建设的需要。

(三)是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从刷微博,到发QQ、发微信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源自生活中的小视频在被广泛的相互传播着,显示着受欢迎的程度。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从“快手”崛起,到“抖音”的暴热,印证着微视频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民众喜爱,“三微课堂”是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四)是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新探索的选择

社区教育在服务市民终身学习需求、提升市民素质这一教育功能基础上,需要探索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从而推进社区合作共建共治共享。

“三微课堂”方式的引入,以形象、直观、便捷的方式,让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提升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是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探索选择。

二、案例实施团队

(一)组建领导团队。为确保实验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并圆满结项,本研究项目自立项之日起,就成立了由玄武社区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担任的项目实验领导小组,由学院培训部负责项目具体实验工作,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作为项目组的成员。

(二)开展社区培训。项目开始实施前,我区就针对社区居民中,热心于社区事务的中老年居民开展多轮次的“玩转智能手机”的培训,让这部分居民能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项目实验开始后,先后举办了两次微视频拍摄制作专题培训,全区五十九个社区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培训,系统的学习了拍摄的方法与技巧,知晓拍摄的规则,并创建“三微课堂之微视频群”,社区教育工作者全员加入群内。

(三)培育学习骨干。培训结束后,项目组成员将先期准备好的微视频发到群中,供大家互相学习,并就视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交流,让各社区的骨干尽快成为熟手。再组织一些感兴趣的居民,在社区内,结合学院讲座的视频,开展微视频拍摄的培训,并号召居民加入群中,拿起自己的手机,拍摄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美好,记录美丽,为正能量点赞。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开展主题为《讲好玄武故事,展示幸福生活,歌颂改革开放》和《慈孝玄武,幸福生活》的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玄武社区教育,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开展了主题为“慈孝玄武,幸福生活”、“讲好玄武故事,展示幸福生活,歌颂改革开放”等系列活动,在社区居民间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看视频,写感悟,发表微评议,是“三微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参加活动,让居民从相互的感悟中得到启示,引起反思,受到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所以说,发表微评议是一种大智慧,能让学习者的收获翻倍。

(二)开展《文明交通行》系列活动,提升社区居民规则意识,培育社区公民社会。

2016年底,玄武区社区教育积极响应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京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行动计划,抓住契机,联合玄武区文明办、玄武区教育局、南京交管局第一大队,面向全区居民,以“三微课堂”的教育方式开展了主题为“文明交通社区行”系列活动。

与宣传同步开始的是在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微视频群”中贴出了倡议书,提出了微视频抓拍的要求,群管理员们相继把自己街头抓拍的一些微视频发送到群里,供群里的居民学习观看,群里的居民积极分子也行动起来,率先垂范,与家人、身边人一起文明出行,做文明交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同时也用手机视频记录身边的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发到群里,研讨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规范,辨析交通行为的对错,整个活动共计收到居民抓拍上传的有效视频63个。

(三)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以微视频公示社区项目。社区的事务包罗万象,这些事务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居民关注的项目,限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必须采取有序推进,逐步实施的策略。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需要,2017年玄武社区教育计划做成两个社区学习体验室,初列出了四个项目,分别是:《金陵竹刻》学习体验室、烘焙学习体验室、儿童绘本阅读学习室、花语花香学习体验室,将这些项目的背景、意义和期望建成的效果整合在一起,做成了每个时长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宣传微视频,在微信和网站上发布。

以微改变渐推共治共享。以居民身边的民生项目为抓手,以微视频形式更直观的展示,以微评议的方式让居民畅所欲言。

以“三微课堂”的方式推进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不仅适用于社区教育项目,更适用于小区出新、道路整治、绿化修建、停车位建设等众多社区事务,长期坚持开展,能不断地提升居民社区参与的热情和能力。

(四)以“三微课堂”方式提升居民网络参与能力,探索社区网络治理机制。

社区教育“三微课堂”方式的引入,在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网络互动的同时,也为社区网络治理机制的形成,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微视频制作讲技巧,更讲规则。在微视频制作交流群中,把形成文字的《玄武社区教育微视频拍摄规则(讨论稿)》发到群中,供居民学习。在拍摄的微视频交流研讨中,除了有技术上的沟通,还有规则上的讨论,不断地补充修改中,讨论稿更加全面完整,网络规则意识在居民中也不断的得到强化。

微评议讲真话,更讲网德。为了让居民们能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养成遵守网络道德的习惯,出台了《玄武社区教育居民参与微评议规范要求(试行稿)》,挂在网上显著位置,引导居民去关注,去学习。“博学玄武学习在线”网站和“博学玄武”微信公众号都是居民实名注册的,注册的过程中,都要签署文明上网的约定,在微评议过程中,管理者更是不断刷新,及时阅读,引导参与的居民只是对微视频中的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言论,只对行为不对个人,对别人发表的微评论也是如此,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辩论,但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

微改变升网德,更升公德。微视频制作讲规则,微评议过程讲网德,居民参与“三微课堂”的活动过程,也是网络道德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以网络道德提升带动社区居民公德意识的提升。

四、案例实施成效

(一)初步完成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操作模式的构建。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玄武区项目材料\学院“三微课堂”\三微课堂模型.png“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主要的过程都是依托于网络开展的,在项目实践研究中,通过和参与居民的共商共建,逐步补充完善了“微视频”“微评议”的网络公约,成为参与者自觉遵守的条约,为社区网络治理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条路径。

“三微课堂”的包含微视频——微评议——微改变三个环节,从微视频记录生活,到微评议见贤思齐,再到微改变形成新的行为这样的一个单一的过程,随着项目实验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其包含的三个环节可以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提升改进的新的结构。

(二)培育了一支社区教育的骨干队伍。

两年的项目实验开展了多场次的主题活动,培育了一支微视频制作的骨干队伍,目前在“三微课堂之微视频群”里有近百名的居民,他们活跃在社区里,用眼睛发现文明和美丽,用手机视频记录这些美好,他们是弘扬社区正能量,传播中华美德、积极加入社区共建共治的新力量,通过他们言行带动家人、身边人共建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

(三)积累了一批视频资源

项目开展了多场次多主题的活动,积累了三个类别一百多微视频资源,这些资源都陆续上传至“博学玄武学习在线”网站和“博学玄武”微信公众号上,供社区居民观看学习,也成了玄武社区教育阅读活动中视频阅读资源之一。

(四)撰写了一批论文和案例

论文《三微课堂,社区教育方式的实践创新》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2018年第1期上。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三微课堂”在文明交通行系列活动上的成效。   

论文《三微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刊登在《中国社区教育》杂志2018年第2期。《三微课堂:融入社区教育治理新探索》刊登在《中国社区教育》杂志2019年第2期。

论文《阅读,社区居民最美的生活姿态》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2018年第5期上。这篇论文中,有一部分就是写如何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参与居民视听资源的构建。

此外,“江苏媒体平台”“网易新闻”等对我区“三微课堂”均有报道。


五、体会展望

(一)为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而努力

“三微课堂”的项目运作,坚持围绕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为人的发展服务,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二)跨区域建设社区教育发展联盟

2020年将利用江苏“3D社区教育发展联盟”这一平台,以项目化的方式在南京玄武区、常州武进区和张家港市开展“美丽中国,美好家园”三微课堂系列活动。

(三)不断扩大品牌建设的辐射作用

“三微课堂”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贴近居民生活实际、贴近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把“三微课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四)推广运用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

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的社区教育项目的展示、评议、决策的活动,成功地引导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推进了社区共建共治,也为社区其他公共事务提供了范例。

(五)品牌建设要持续推进深耕发力

玄武区将就“三微课堂”这个项目继续开展实践研究,期望继续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能与市级层面平台合作,在品牌建设中持续深耕发力,力争能取得更多的成果,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从中受益。

注:该项目案例荣获“2019年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执笔:杨长虹  詹义春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