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专题论文>>阅览文章

生态视角下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要: 生态视角下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业 冰 杨长虹一、研究背景(一)是追求社区教育优质发展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

生态视角下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业 冰  杨长虹

一、研究背景

(一)是追求社区教育优质发展的时代呼唤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入新的发展时代。社区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围绕社区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市民教育的主体性,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本真性和体验教育形式的创新性,运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方式和手段,贴近时代的要求、贴近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实际,用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催生出最好的教育实践,推进社区教育的优质发展。

(二)是丰富和发展区域学习生态建设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学习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断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网络技术的诞生为人类拓展出另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强调学习主体间的交互以及学习环境的支持作用的学习生态观点随之产生并初步发展。玄武社区进修学院推出的课题“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作为十三五省级规划课题“全场景学习:区域推进社区教育学习生态建设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新思维、新技术、新路径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来培育和维护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 以适应服务居民的新需求。

(三)是主动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快节奏的生活让社区居民的学习呈现时间碎片化、微型化特点,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呈现出移动化和便捷化特点,从文字信息到图文信息,再到视频信息,满足了居民从视觉感知走向了视觉、听觉全面感知的新体验。从刷微博,到发QQ、发微信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源自生活中的小视频在被广泛的相互传播着,显示着受欢迎的程度。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居民学习需求和教育形态。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从“快手”崛起,到“抖音”的暴热,印证着微视频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受到民众喜爱, “三微课堂”就是新技术支持下的社区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四)是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探索选择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教育在服务市民终身学习需求、提升市民素质这一教育功能基础上,需要探索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从而推进社区合作共建共治共享,“三微课堂”方式的引入,以形象、直观、便捷的方式,让居民充分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提升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

二、理论依据

(一)生态教育理念

生态教育理念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和方法来关照、思考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学习型城区建设实践,这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实践。运用生态教育的理念来建设学习型城区,就是要将各种教育活动具有整体的观念、全面的观念和全局的观念,促使学习型城区建设与全区社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与建设现代城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相结合,为学习型城区建设聚集强大的发展驱动力,推动学习型城区的建设,从而打造城市“学习生态系统”,以促进城市文明的整体提升。

(二)自主教育的理论

自主教育是一种充分发挥生命个体发展性和主体性的教育理念。自主教育是三自三主的教育,以自知为基础,以自律为机制,以自强为目标,在有主见的前提下主动地主导自己的人生。自主教育的环境是开放的,引导是多元的,样态是多样的。在自主教育的环境中,学习主体能够感到安全,受到尊重 ,能够自主选择,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呈现出形态的丰富性。社区教育“三微课堂”的教育实践,就是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拍身边的人和事,以微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居民观看学习,让学习者从中感悟真善美,汲取正能量,见贤思齐,以身边的人的美好行为带动身边人,是自我教育理论的生动实践。

(三)微视频教学的理论依据

2019227,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与智媒云图联合发布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调查(2019)》,力求探知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感知与期待,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景,短视频平台丰富多样的内容生态,也构成了展现美好生活的数字窗口。美好生活类短视频内容的演化机制呈现出连接、创新和驱动三大优势。连接用户情感,为知识传播和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创新的表达方式,同时短视频打通时空,帮助用户将内容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构建美好生活的动力。研究显示,短视频平台让拍摄短视频的用户构建了更加积极和正面的自我概念,有效提升了用户幸福感。短视频长期以来都是字节跳动在构建美好生活方面的有益尝试。字节跳动系短视频平台致力于营造美好生活内容生态链,平台通过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从源头为美好生活内容保驾护航,推出的优质内容专题深入鼓励用户参与创作,从生产到传播再到管理,平台多方位地助力美好生活。

三、研究目标

(一)在生态视角下开展“三微课堂”实践研究,为社区教育方式创新出新的途径,实现对“玄武社区学堂”之一全国品牌内涵的拓展创新。

(二)以“三微课堂”的教育方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围绕一个教育的主题,居民们抓拍或演绎发生在居民身边的人和事,以小视频的形式发到网站上、手机上,供居民观看学习,以“微评论”的形式相互交流沟通感悟,或褒奖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或针砭不文明的行为,以此反思提升自我。

(三)通过“三微课堂”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吸引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进行团队组织的培育,推进居民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四)在“三微课堂”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中,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

四、研究的内容、方法和主要步骤

(一)研究内容

1.以“三微课堂”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的研究。

2.以“三微课堂”方式提升居民规则意识案例的研究。

3.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案例的研究。

4.以“三微课堂”方式探索社区网络治理机制培育的案例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方法。

2.行动研究法 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社区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开展拍微视频到看微视频写微评议,最后到促自我微改变提升的教育过程,达到主题教育的目标。

3.实验研究法,就是在可控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一些教育因素,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的变化,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两类教育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主要步骤

1. 准备申报阶段(201610月~201612月)

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法,系统调研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的各个要素,明晰要素与整体性建构全视角的社区居民学习体系之间的关系,确立课题研究方向,收集文献资料,进行资料梳理,构思课题框架,初步拟定课题方案,进行内部论证,填写课题评审书,申报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171月~20196月)

撰写开题报告,聘请专家论证课题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研讨,运用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开展研究活动,组织中期评估活动。

3.研究总结阶段(20197月~201912月)

全面梳理研究成果,完成实验报告,编撰相关论文汇编,整理过程资料,申请成果鉴定,推广成果经验和典型案例。

五、主要过程

(一)组建研究团队,培育课题研究骨干队伍

1.组建团队:本课题自立项之日起,为确保实验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并圆满结项,就成立了由玄武社区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担任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由学院培训部负责课题具体实验工作,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作为课题组的成员,同时成立课题资料管理小组,组织收集学习相关理论与专著,广泛吸取有关社区社团活动组织的经验及做法,明确本课题研究的概念与内涵、特征,形成基本的理念。在前期文献研究中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确定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形成研究的实施方案。

2开展培训:课题开始实施前,玄武区就针对社区居民中,热心于社区事务的中老年居民开展多轮次的“玩转智能手机”的培训,让这部分居民能熟练的使用智能手机。课题实验开始后,先后举办了两次微视频拍摄制作专题培训,全区五十九个社区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培训,系统的学习了拍摄的方法与技巧,知晓拍摄的规则,并创建“三微课堂之微视频群”,全员加入群内。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学到相关手机拍摄微视频的技巧,还把讲座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供居民观看学习。

3.培育居民骨干群体。培训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将先期准备好的微视频发到群中,供大家互相学习,并就视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交流,让各社区的骨干尽快的成为熟手。然后各社区再组织一些感兴趣的居民,在社区内,结合学院讲座的视频,开展微视频拍摄的培训,并号召居民加入群中,拿起自己的手机,拍摄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美好,记录美丽,为正能量点赞。在微视频交流群中,针对居民拍摄上传的微视频,课题组的成员及时给予指导,并对有些不符合规则或者引起争议的视频,都一一加以说明,让群里的居民骨干长技术的同时,也增强网络规则的意识。

(二)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开展系列实践研究活动。

1.开展主题为《讲好玄武故事,展示幸福生活,歌颂改革开放》和《慈孝玄武,幸福生活》的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玄武社区教育,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开展了主题为“慈孝玄武,幸福生活”、“讲好玄武故事,展示幸福生活,歌颂改革开放”等系列活动,在社区居民间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讲好玄武故事,展示幸福生活,歌颂改革开放”活动中,首先对全区的社区教育专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对开展活动主题进行了解读,接着又再一次的结合视频样例讲解手机拍摄“微视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强调了视频拍摄需要注意的和遵守的规则,培训结束后就把讲座内容制作成微视频放到网上,供居民观看学习。然后通过网站、微信公总号以及“玄武微视频拍摄群”等网络渠道,把主题活动的通知传递出去,通过各社区专干把书面的活动通知要求张贴出去,让更多的居民知晓活动,参与活动。在微视频群中,课题组成员率先行动,把拍的这个主题微视频上传,群成员针对微视频的主题及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交流,期间群成员也不断的上传自己拍摄的微视频,通过大家的交流研讨,再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升了微视频的质量,这个主题共收到微视频  56个。用镜头记录身边人的幸福生活,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为祖国自豪。居民参与制作微视频,其过程就是最优的自我教育、提升的过程。

从群里居民上传的微视频中,初选出一批立意好、画面清晰度高的视频,放在“博学玄武学习在线”网站上,供居民观看学习,让居民根据自己的观感,为喜爱的微视频投票。微视频记录着身边玄武故事,展示着幸福生活,传递正能量,这样的展示形式居民最乐于接受,也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看视频,写感悟,发表微评议,是“三微课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参加活动,让居民从相互的感悟中得到启示,引起反思,受到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所以说,分发表微评议是一种大智慧,能让学习者的收获翻倍。

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多场次不同主题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因其微视频由社区居民拍摄,内容来自于社区的居民的生活,视频画面中的人和事就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更容易让观看的居民产生共鸣,从而有感而发,其分享的感受,也更加的真实,只有真实,才是最能打动人,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内涵以真实的事例和形象展示在居民眼前,弘扬社区正能量。

2.开展《文明交通行》系列活动,提升社区居民规则意识,培育社区公民社会。

2016年底,玄武区社区教育积极响应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京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行动计划,抓住契机,联合玄武区文明办、玄武区教育局、南京交管局第一大队,面向全区居民,以“三微课堂”的教育方式开展了主题为“文明交通社区行”系列活动。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向全区居民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优势,用小手拉起家长们的大手,共同行动,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和宣传员,行文明路,做文明人。

与宣传同步开始的是在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微视频群”中贴出了倡议书,提出了微视频抓拍的要求,群管理员们相继把自己街头抓拍的一些微视频发送到群里,供群里的居民学习观看,群里的居民积极分子也行动起来,率先垂范,与家人、身边人一起文明出行,做文明交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同时也用手机视频记录身边的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发到群里,研讨视频拍摄的技巧和规范,辨析交通行为的对错,整个活动共计收到居民抓拍上传的有效视频63个。

系列活动随后开展了文明交通课堂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的讲座活动,在讲座的课堂上,南京市交管局第一大队民警以案说法,案例既有交通事故的视频,也有居民自己拍的微视频,点赞文明交通行为,评说不文明行为可能带来的恶果,台上台下的点评互动,居民们意犹未尽。这时再推荐居民去博学网上看更多的微视频,发表自己微评议。

系列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居民参与面最广的,就是在网上进行“看视频、写评议、同提升”的活动,通过学生拉手家长参与、通过社区拉手居民积极参与,居民看微视频,为喜爱的微视频投票,为视频中交通文明的身边人点赞,发表微评议,分享学习的感悟,能让更多的居民从你的感悟中得到启示,引起反思,受到教育,居民在丰富自己的文明交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规则意识。

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的教育活动,拍摄制作微视频过程是学习,观看微视频也是学习,撰写感悟,分享微评议,还是学习。不断学习中言行在悄然在变,置身街头巷尾,能深切的感受到居民文明交通的意识正逐步提高,规则意识得到了强化,文明交通行为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3.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治理的特征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居民对事关社区公共利益的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社区合作共治,就是不再强调政府主导,而是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等方式来提高自我服务于自我管理的能力。

以微视频公示社区课题。社区的事务包罗万象,这些事务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居民关注的课题,限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必须采取有序推进,逐步实施的策略。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终身学习的需要,2017年玄武社区教育计划做成两个社区学习体验室,玄武区进行了这样的尝试,结合辖区的资源和来自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信息,初列出了四个课题,分别是:《金陵竹刻》学习体验室、烘焙学习体验室、儿童绘本阅读学习室、花语花香学习体验室,将这些课题的背景、意义和期望建成的效果整合在一起,做成了每个时长在2分钟左右的课题宣传微视频,在微信和网站上发布,同时也告知居民,如果你有好的课题推荐,也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发送上来,作为补充的课题,共同接受居民的评议投票。

以微评议参与课题选择。玄武社区教育“博学”玄武网站,常年有一批活跃用户,微信公众号有一群拥趸,“三微课堂”视频群还有一批爱好拍摄居民,另外还有开展工作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以“我的需求我做主“为口号,多管齐下同时宣传,号召并推动居民参与到看课题微视频,写微评议,对展示的课题写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给心仪的课题点赞,同时还可以把自己期望能实现的课题,以微视频介绍的形式,发送展示。微评议的过程受到了居民的热捧,居民在网上的微评议火热程度超出预想,在你来我往众说纷纭中,推荐的课题也慢慢的沉淀出来,《金陵竹刻》学习体验室、烘焙学习体验室和居民自己推荐上来的课题《形体舞蹈多功能体验室》成了点赞最多的课题。玄武社区教育听民意、顺民心,最终于2017年完成了上述三个体验学习室的打造,并据此开展了系列活动,服务全区居民学习需求。

以微改变渐推共治共享。以居民身边的民生课题为抓手,以微视频形式更直观的展示,以微评议的方式让居民畅所欲言,点赞推荐的行使当主人的表决权,一次有益的尝试,其过程彰显了居民社区参与的全部特征,其结果是课题建设更能体现大多数的居民的意愿,得到大多数居民的支持,让课题更加具有生命力。从过程上看,课题前期的听取民意的时间是拉长了,投入的人力和消耗的精力更多了,但这样的付出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能逐渐提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热情,提升社区合作共治的能力,逐步改变过去对社区事务不参与、不关心,保持观望的态度。

以“三微课堂”的方式推进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不仅适用于社区教育课题,更适用于小区出新、道路整治、绿化修建、停车位建设等众多社区事务,长期的坚持开展,能不断的提升居民社区参与的热情和能力,能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服务。

4.以“三微课堂”方式提升居民网络参与能力,探索社区网络治理机制。

对现当代社会而言,网络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存方式,网络化逻辑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深入,面对变得日益复杂的社区治理环境,有必要构建一个实体社区治理空间与网络社区治理空间并存的新型治理结构。社区教育“三微课堂”方式的引入,在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网络互动的同时,也为社区网络治理机制的形成,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微视频制作讲技巧,更讲规则。每一次开展不同主题的“三微课堂”活动,都会举办一期微视频制作培训讲座,讲座内容上不仅有拍摄微视频的技巧,还有拍摄身边人和事的视频时,应当有的注意事项。如在公共场所里,人、设施、建筑物等怎么拍是可行的,哪些拍法可能会引起侵权争议的,都进行了指导。引导居民交通文明,首先组织者要有网络文明,在主题为《文明交通行》的微视频拍摄中,对于路上抓拍的不文明行为人,视频该如何拍,如何在上传时做好技术处理,都有详细的要求,都在审阅后再上传网络。在微视频制作交流群中,也把形成文字的《玄武社区教育微视频拍摄规则(讨论稿)》发到群中,供居民学习,在拍摄的微视频交流研讨中,除了有技术上的沟通,还有规则上的讨论,不断的补充修改中,讨论稿更加的全面完整,网络规则意识在居民中也不断的得到强化。

微评议讲真话,更讲网德。 “三微课堂”微评议的环节,是居民参与面最广泛的环节。为了让居民们能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养成遵守网络道德的习惯,出台了《玄武社区教育居民参与微评议规范要求(试行稿)》,挂在网上显著位置,引导居民去关注,去学习。“博学”玄武学习在线网站和“博学”玄武微信公众号都是居民实名注册的,注册的过程中,都要签署文明上网的约定,在微评议过程中,管理者更是不断刷新,及时阅读,引导参与的居民只是对微视频中的行为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言论,只对行为不对个人,对别人发表的微评论也是如此,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辩论,但不允许进行人身攻击。尽管在如课题展示和投票的评议活动中,争议很激烈,但从未发生过针对个人的网络攻击,居民们都在遵守中习惯了网络道德公约约束,提升了网络参与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网络是虚拟社会,但每一个网络终端都与现实社会相连,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是每位网民的责任与义务。

微改变升网德,更升公德。微视频制作讲规则,微评议过程讲网德,居民参与“三微课堂”的活动过程,也是网络道德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以网络道德提升带动社区居民公德意识的提升。意识决定行为,最终也必然提升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三)落实专家指导建议,课题研究再出发

区级课题立项以后,为了让课题实验研究能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引领,能和玄武社区教育的常规工作更紧密的结合,课题组又以“社区教育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南京市教育局的第四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一样的主题研究,双重的专家指导,让课题研究更加务实高效。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所开展的活动都是紧扣社会热点,紧贴居民需求,和玄武区社区教育诸多的工作紧密相连,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有条不紊地按照实验课题设立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活动。20181月,参加了市成人教研室组织的中期评估检查,并作了课题中期汇报,中期汇报受到了章宏主任的赞许,与此同时,课题组根据中期评估专家组指出的课题载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从初始的仅仅针对居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公民文明素养提升的两个方面,扩大到了提升规则意识,建设公民社会,提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能力,实现社区共建共治,以及探索社区网络治理机制构建的研究等方面,让课题有着更加丰富的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也更有价值。

20191月,“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市级实验项目,接受了市区专家组的结项验收,专家组在评议反馈中,对项目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项目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拓展了思路。会后课题组成员又及时的研讨落实专家的建议,并据此调整了2019年“文明玄武,你我同行”三微课堂系列实践研究活动方案。

截止201912月,如期完成了实验课题的各项任务指标,课题小组完成课题实验总结文章5篇,其中有三篇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上,一篇发表在《南京终身教育》上,一篇发表在《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完成课题总结研究报告二份,居民拍摄的各类主题微视频近两百个,微视频制作培训课程一套。

六、研究成果

(一)初步完成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操作模式的构建

在三年的实践研究中,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其操作的模式是在尝试中不断的拓展,不断的丰富的。

教育内容适用面得到拓展。项目开始阶段,我们仅仅就是想运用于居民的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随着实践研究的开展,又拓展到了居民文明素质、交通法规等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党和国家对社区教育的要求的不断提升,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又成了当前社区教育的热点,项目组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研讨,制定了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从而实现共建共享的系列活动,取得了成功,而此案例的成功还为更多社区民生服务部门开展类似工作,带去启示和思考。

活动开展的过程有了制度保障。社区网络治理是当前的热点,“三微课堂”的实践研究主要的过程都是依托于网络开展的,因需要必须面对网络治理的难题,在项目实践研究中,通过和参与居民的共商共建,逐步补充完善了“微视频”、“微评议”的网络公约,成为参与者自觉遵守的条约,为社区网络治理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条路径,因而这条不在计划中研究的内容,在结题时也被重重的写进了报告中,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品牌的内涵更清晰更丰富。三微课堂的内涵在实验开始时,是包含微视频——微评议——微改变三个环节,从微视频记录生活,到微评议见贤思齐,再到微改变形成新的行为这样的一个单一的过程,随着项目实验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其包含的三个环节可以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提升改进的新的结构,如下图:

(二)开创了一种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将一部分社区教育工作以项目化方式推进,以微视频的形式把项目计划和设想更直观的展示给居民,以微评议的方式让居民有更加便捷的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能看到更多其他人的意见,在相互的沟通交流中,达成共识,使得项目工作能满足大多数居民的需求,得到大多数居民的支持,也使得项目建成后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工作方式能让居民有着充分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能吸引居民的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为社区教育工作开创了新的路径。

(三)培育了一支骨干队伍

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开展了多场次的主题活动,培育了一支微视频制作的骨干队伍,目前在“三微课堂之微视频群”里有近百名的居民,经过多场次多主题的活动,他们已经成为社区和谐建设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活跃在社区里,用眼睛发现文明和美丽,用手机视频记录这些美好,他们是弘扬社区正能量,传播中华美德、积极加入社区共建共治的新力量,通过他们言行带动家人、身边人共建美好家园,追求美好生活。

(四)积累了一批视频资源

项目开展了多场次多主题的活动,积累了三个类别近200个微视频资源,这些资源都陆续上传至“博学”玄武学习在线网站和“博学”玄武微信公众号上,供社区居民观看学习,也成了玄武社区教育阅读活动中视频阅读资源之一。

(五)撰写了一批论文和案例

1. 论文《三微课堂,社区教育方式的实践创新》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2018年第1期上。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三微课堂”在文明交通行系列活动上的成效。

2. 论文《阅读,社区居民最美的生活姿态》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2018年第5期上。这篇论文中,有一部分就是写如何以“三微课堂”的方式参与居民视听资源的构建。

3. 论文《三微课堂: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新探索》发表在《中国社区教育》2019年第2期上。

4. 论文《以“三微课堂”创新社区教育方式的实践》发表2018年第3期的《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

5. 撰写的活动案例共计有6篇。

(六)“三微课堂”荣获2019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称号

20197月,“三微课堂”品牌和其他众多品牌一道在市社指中心进行了现场的展示,并接受现场答辩,三微课堂展示了在新理念、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新实践活动,获得了在家专家的认可与好评,并被推荐为2019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候选品牌,在201911月举行的南京市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正式发文确认,颁发奖牌,品牌创建的成功,也是玄武社区教育“三微课堂”实践研究的重要成果。

七、反思与展望

(一) 居民智能手机的运用还需要加强培训

参与活动的不少是社区的中老年居民,在交流中得知,他们非常有兴趣用手机视频记录生活,分享给身边人学习、评议,但苦于对手机的使用不够熟练,好些操作无法完成,这也是造成本次活动收到居民拍摄的微视频数量还不够多的原因之一。在后期的活动中,将举办智能手机使用的培训课,让更多的老年居民能熟练的使用手机,能熟练的用手机视频记录生活,为“三微课堂”的进一步推进打好基础。

(二)主动推广到其他领域不够

以“三微课堂”方式开展的社区教育项目的展示、评议、决策的活动,成功的引导了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推进了社区共建共治,也为社区其他公共事务提供了范例,但截至目前,该案例的成功经验在区里还没有得到推广,需要主动的联系介绍经验,让成功可以复制。

(三)项目实验还需深入开展

课题实验三年期限到了,结题对项目而言,仅仅是一轮新的开始,玄武区社区教育人将就这个课题继续开展实践研究,期望能得到市里的支持,能与市级层面平台合作,力争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将把此项目做成品牌申报省级、国家级品牌,不负领导的期望。

(四)微改变评价体系构建尚未完成

微改变是三微课堂社区教育方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一环,课题组目前仅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座谈采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社区居民参与活动后在意识、素养以及行为发生的积极改变,如何通过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体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庄西真等著,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11

[2] 黄健,社区教育:在基层社区治理中拓展新功能——基于上海案例的思考[J]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9):1

作者业  冰  玄武开放大学校长

杨长虹  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培训部主任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