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实践项目>>阅览文章

传承成贤传统文化 谱写成贤文化新篇章

摘要: 传承成贤传统文化 谱写成贤文化新篇章 案例简介:承载成贤街六百年墨气书香,与时俱进,新意迭出,通过扬成贤建筑、创成贤“微”课堂、唱成......

传承成贤传统文化  写成贤文化新篇章

案例简介:承载成贤街六百年墨气书香,与时俱进,新意迭出,通过扬成贤建筑、创成贤“微”课堂、唱成贤大美昆曲弘扬从古至今流淌不竭的人文气脉,培育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

一、案例背景

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贤街南起珠江路,北至北京东路,长约1公里,宽约15米,虽称之为街,却少有城市街道的喧闹之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治国以教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下诏在鸡笼山(今鸡鸣山)南建国子学,次年改称国子监,为明朝最高学府,亦为当时世界最大高等学府旨意。时人认为读书人经国子监深造即成为“贤人”,可入仕为官,故将国子监旁监生常走的街巷谓之成贤街。

成贤街上分布有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南京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中华民国教育部旧址、杨廷宝故居、谭延闿故居等八处历史性建筑。这条街的人文气脉,不仅来自沉默的建筑物,还来自一代代学人的传承。

如今,成贤街的书生意气依旧浓郁。即便是身处商业化的时代,成贤街上的店铺也依旧是衍生自校园和学子的需求,杂志书店两三铺,办公文具四五店,文印图社六七家,个个离不开一个荡漾数百年的笔墨主题。

自明朝以来,成贤街墨气书香,六百年不绝。这“成贤”一词的意蕴却是与时俱进,新意迭出。从古至今流淌不竭的人文气脉,很难分辨是来自于一栋栋沉默不语的历史遗构,还来自于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


二、主要做法:

(一)成贤建筑文化  添新景  

杨廷宝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是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并称“南杨北梁”。他一生主持、参加和指导的建筑设计达100余项,著名的中央体育场、中山陵音乐台均出自他手笔,南京民国建筑的众多工程使这个城市鲜明地留下了“杨式烙印”。

先生自行设计建造的杨廷宝故居,简约紧凑又不失大气,是一代大师建筑理念的高度浓缩和精华所在。其故居位于成贤街104号,院落占地面积1029.9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201.6平方米,附属平房74.3平方米。由于该房屋建造年代较早,建筑标准低,墙体都采用空斗墙,大部分木结构件出现受潮,白蚁侵蚀严重,房屋未设置圈梁、构造柱等,因此房屋整体安全性、抗震性能较差。由玄武区人民政府新街口街道出资修缮故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负责制定《杨廷宝故居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并报江苏省、南京市文物局批准同意按《设计方案》修缮。于 2012年12月23日建成杨廷宝故居纪念馆,并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参观。

杨廷宝故居纪念馆建成后,已接待观众3000余人,包括大学生、中小学生,接待台湾中央研究院、伦敦大学建筑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术团体20多个,中国日报海外版、凤凰卫视等各类媒体10多家进行了报道。纪念馆建成后已成为玄武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中的一个新亮点,为更多的后人直观地学习先生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学习先生严谨踏实、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学习先生报效国家、造福人民的爱国情怀,提供一个新的场所。

基于杨先生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巨大声誉和号召力,杨廷宝故居将成为中国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一个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圣地”。

(二)成贤“微”课堂    

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居民6429户,人口18236人,小学生2200余人。社区是老旧中心城区,人员成分复杂。通过发放2000份问卷调查摸底,发现小学生放学后无处学习、没有学伴的现象极为突出,尤其是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该问题尤为明显。很多家长迫切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一个让人放心的学习场所,以解决实际困难。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社区整合辖区内南师附小、东南大学和部队等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创建了成贤“微”课堂,并将她精心打造成关爱小学生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其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放学无人陪伴和辅导学习的小学生们,尤其是困难群体家庭的孩子们。

成贤“微”课堂2015年3月3日开班以来,共举办了86期,有30多小学生来这里参加学习辅导,其中还有20多名“小老外”,分别来自美国、叙利亚、也门等地。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省电视台零距离栏目等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得到了居民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具体做法:

1服务内容:

成贤“微”课堂服务内容分为 “学习乐园”、“知识拓展”和“综合实践” 三个板块。

第一、学习乐园: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查遗补缺,质疑问难。

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5:30至18:30将学生按年级分为6组,每组由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负责。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交由志愿者老师检查审核,对疑难问题由志愿者老师负责解答。

第二、知识拓展:主要是综合讲座,素质教育。

时间是每周五下午17:00至18:30一是由驻区部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二是由南师附小团员志愿者老师开展学习方法系列讲座;三是由东南大学志愿者开展建筑美学系列讲座;四是由辖区优秀党员、模范居民开展生活技能知识教育。

第三、综合实践:主要是举办文体活动,拓展实践

时间是“六一儿童节及寒暑假期间。一是开展交流会、才艺表演等文体活动二是开展创新创意、名人寻访等挑战性活动;三是开展我与文明社区同行活动;四是开展慰问独居老人、孤残家庭等社会公益活动。

2、服务人员:

东南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组成共60人,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6人,2周(10个工作日)一个循环,人员定时、定组服务。负责辅导学生学习及实施部分综合素质教育讲堂。社区居民志愿者共6人,每人每周一次服务,1人机动。负责协助学生管理。驻区部队子弟兵志愿者共20人,每2人一组,2周(10个工作日)一个循环。负责协助课堂学生安全管理和课堂次序。社区工作人员3人,负责项目运行。南师大附小各专业教师共10人,定期为学生开展微讲座,为大学生志愿者辅导教育教学技巧。

此外,成贤“微”课堂在实际运行中还采用评优、评奖等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延伸服务有特色:项目的课外拓展、综合素质教育等服务,有效结合了辖区内资源的特点,尤其是部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东南大学建筑艺术的学习、南师附小学习方法培养等服务内容彰显社区的服务特色。

(三)成贤大美昆曲 展新颜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昆曲又称昆剧,起源于南戏分支的昆山腔,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经由曲唱家魏良辅的改革,其曲调清丽婉转、细腻悠扬,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一出世即大为风行,成为明清以来南北曲最重要的声腔艺术,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新街口街道社教办、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将大美昆腔—昆曲引进成贤社区,它以面向社区百姓“熟悉昆曲,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修养”为目的,使社区百姓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基本的昆曲知识欣赏和学习经典昆曲唱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社区开设“昆曲社区讲坛”, 分系统解读“生旦净末丑”艺术内涵。其主要做法有:

1、设立“昆曲社区讲坛”。

3月25日下午,在成贤社区隆重举行大美昆腔—昆曲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会上还举行了“昆曲社区讲坛”揭牌仪式,邀请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荣获梅花奖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李鸿良,走进社区向居民讲授昆曲的独特魅力,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这门高雅艺术所带来的从容,淡定,舒适和雅致。李鸿良老师带着他的拿手好戏来为大家讲解昆曲艺术。居民们边听曲,边听大师分析各种人物关系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李鸿良大师的基本功扎实,唱念过硬,他的“一口开双花”绝技无人超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举办“生”的角色艺术赏析。

4月27日下午,新街口街道成贤社区特邀请施夏明老师来为大家讲译昆曲生角的艺术内涵。施夏明老师98毕业江苏省戏校昆曲班生,曾获江苏省红梅杯戏曲大赛银奖。在《1699桃花扇》主演候方域。施老师开场遍清唱了一段,嗓音亮丽,唱腔圆润,赢得了在场居民的阵阵掌声。随后通过ppt演示及施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译,让大家了解到“生旦净末丑”中“生”的角色艺术。在普及昆曲文化的同时,让社区居民更全面、更系统地学习了昆曲知识。

高雅昆曲系列活动艺术进社区,让大家能近距离的感受粉墨戏台之上侯方域、柳梦梅、贾宝玉……借助这类活动拉近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居民的距离,让其旺盛的生命力用鲜活的形式去传承。

三、案例成效

)杨廷宝故居纪念馆建成后

1.新添旅游景点。建成后的杨廷宝先生故居纪念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主要承担民国建筑展示、人物事迹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旅游功能。而且通过对接长江路民国旅游街区,推动成贤街向城区历史文化旅游特色街区转变。

2.带动产业发展。建成后的杨廷宝故居纪念馆,依托东南大学将吸引更多建筑设计行业高端人才的集聚,推动环东大周边的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等高端价值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环东大科技创意产业园的形成与发展。

3.推动城市街区的更新与改造。杨廷宝故居纪念馆的建成,不仅使历史遗迹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还必将带动周边服务型商业的聚集,人文价值的凝聚和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从而促进城市历史老街区的更新与改造。

成贤“微”课堂建立

小学生们学习习惯明显改善,大多数学生家长感到孩子的学习在不断进步,学生们均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少数原需要在家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均能在微课堂及时完成,大多数学生写字姿势明显改善,学校老师反馈良好,学生们知识面、团队协作意识、自信心明显增强等。

成贤大美昆曲进社区。

这种接地气的高雅活动吸引了社区广大居民的浓厚兴趣,通过对昆曲的了解和学习,更加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化,不仅增进自身的内涵素养,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             

四、分析与启示:

(一)杨廷宝故居纪念馆的建成,正在吸引更多的建筑设计行业高端人才集聚,对于加速环东大周边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尊重历史软性改造形成特色即在不进行大规模改造、尽量维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变体制机制,将原有资源整合整理,完善配套机构和设施,高标准建立特色街区;然后通过渐进性招商引智,逐步腾笼换鸟,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科技创新元素的逐步积聚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文化创意等产业的逐步显现;重点引进绿色建筑设计、加速形成绿色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文化,使得创新要素和文化特征在区域内的积聚,最终形成绿色建筑设计产业和特色文化积聚的核心智力产业园区。

(三)成贤“微”课堂有着更细致的服务内容和更长远的成长目标。社区充分利用和整合辖区内的优质资源,与南师附小、东南大学、驻区部队等单位紧密联系,确保有人服务、优质服务和长久服务。同时在做好、做优课堂质量的基础上打造服务优质品牌,并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企业、民非组织、慈善人士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微”课堂的建设,努力将“微”课堂逐步打造成“大”课堂、名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成才、成贤,成为祖国的栋梁。

(四)成贤大美昆曲进社区,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拉近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与居民的零距离,让其旺盛的生命力用鲜活的形式去传承。以“昆曲社区讲坛”为契机,由社区牵头,将昆曲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昆曲,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提升了社区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明局面。

执笔: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  曹 怡

                                                                                                                       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居民学校   郁春红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