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实践项目>>阅览文章

成贤诗词歌赋社

摘要: 成贤诗词歌赋社 案例简介:“成贤街社区诗词歌赋社”(以下简称成贤诗社)于2003年8月成立,是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的学习载体。通过居民们积极......

成贤诗词歌赋社

案例简介:“成贤街社区诗词歌赋社”(以下简称成贤诗社)于2003年8月成立,是一个面向社区居民的学习载体。通过居民们积极参与,诗社坚持以传承国学、为民赋诗、文化养老为主线。把学习、创作、宣传格律诗、词、现代诗歌、楹联等作为主要活动内容。把积极参加社区、社会等各类文明建设和文体活动作为主要载体,紧随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来教育、感动身边的人,引领居民不断地提升自我,以达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品牌logo设计说明

Logo上左边的图案,是一只左手的造型,代表着诗词歌赋社;右边的图案是一只右手的造型,代表着成贤街社区,图案上的绿叶代表着传承和生机;图案上的两只手围着 “诗”绕成一个爱心,代表着成贤诗社以诗为载体,连接社区,形成充满爱的和谐社区氛围,不断传承。

一、案例背景

2003年8月20日成立“成贤街社区诗词歌赋社”(以下简称成贤诗社)

(一)是社区居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成贤诗社的成立,为进一步促进学习型团队建设,拓展丰富居民群众终身学习内容,用诗歌曲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社区人和事,效果很好。所以诗社的成立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充分体现了居民学习需要。

(二)是加强文化成贤建设的需要。成贤街社区地处南京市的中心,紧临市委市政府、南京图书馆、东南大学等,文化底蕴深厚。所以社区突出文化成贤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

(三)是传承国学文化养老的需要。诗词是我国文化的传统国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服务对象,社区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从而老有所乐,健康长寿,以诗词歌赋忬发情怀,这就是文化养老的意义所在。

(四)是社区教育融入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社区教育在服务市民终身学习需求,提升市民素质这一教育功能基础上,需要探索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从而推进社区合作共建共治共享。诗词歌赋社建设和发展,以面授、直观、便捷的方式,让居民充分享受诗词传承的现实长远意义,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促进和谐。

二、案例实施团队

为确保品牌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在玄武区诗词学会的业务指导下,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的项目实践领导小组,由诗社负责项目具体实践工作,社区文体副主任、诗社领导班子成员作为项目组的成员。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项目的有效管理

1、健全诗社组织架构和章程。

坚持以社区党委书记、文体副主任直接分管领导诗社,诗社自成立后及时制定了规范的《诗社章程》,明确了诗社的名称、性质、宗旨等。诗社现有社员55名;社区每年有2万元经费保证,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活动场所。健全的组织机构,设置荣誉社长3人,社长1人,副社长2人,秘书长1

2、明确诗教工作的主体意识和长效机制。

诗社始终坚持诗教工作的主体意识,注重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制订了诗社整体规划。二是配备了诗社组织领导班子,并分工明确;三是制定了工作管理制度。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为基本活动原则,诗社坚持每月集中学习、活动至少一次,诗友学习交流,主要通过微信群。诗社新老社员还经常自发组织学习交流。每年组织定期采风活动1-2次。四是建立了开展诗教工作较系统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档案。

3、搭建了稳定的学习交流平台。

多年来,诗社紧扣时代主旋律,以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党的十九大等为主题,创作诗、词、楹联、各类作品近7000多件。诗社先后出版了诗友们原创诗词作品5集。创作的作品思想端正,情感饱满,行文规范,体现了较高的创作水平。近年来,诗社在手机微信上组建了《成贤诗词歌赋社》、《成贤诗苑》两个微信群,供诗友们每天学习交流,定期选送优秀诗词在区诗词学会公众号刊登。诗社有10余名诗友的作品刊登在省、市以及外省、市诗词期刊及公众号上发表,还有的诗词作品被《中华诗词》刊登。

4、制定了完善的诗词创作、培训制度。

有熟悉诗词知识的师资,2007年以来,在新街口街道和社区的关心下,邀请南京市楹联作家协会主席袁裕陵老师每月定期进行教学和讲评作品。还请吴敏给诗友传授诗词知识和创作技巧。近年来还组织诗友聆听中华诗词学会钟振振、林峰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诗社先后运用《诗韵合璧》等近10本书,作为学习的基本教材。

5、创建了诗教工作融入社区科学发展的活动平台。

诗社积极参加社区和社会的建设工作。注重服务社会,诗社长足发展。为社区活动创作作品。如:在社区宣传禁毒、敬老、抗震救灾等活动中,在七?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活动中,组织诗友们创作诗词、快板等作品。走进居民区、商场,朗诵接地气、有特色的诗词作品,受到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好评。近3年来,为金婚夫妇、百岁老人、矛盾邻里等创作作品100余件,诗社参加区以上活动15次,多次为市、区妇联等近10个单位创作作品、登台演出,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诗友唐正霞说∶“2011年10月自己身患直肠癌中晚期,虽然手术留下了后遗症,但只要自己一投入到自己喜爱的诗词学习和歌唱活动中,总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人也感觉更加精神了。”

又如社区居民老王和老刘家邻里关系紧张,争吵20余年,积怨难解,诗社李四新创作七律《和谐邻里》,并请书法家书写由社区赠送给两家,从此两家邻里矛盾逐渐钝化。

(二)项目的有效运作

1.诗社以社区居民为主,坚持传承国学、为民赋诗、文化养老的主线。

2.以学习、创作、宣传格律诗、词、现代诗歌、楹联等作为主要活动内容。

3.把积极参加社区、社会等各类文明建设和文体活动作为主要体,将诗社的成长有机地融合于和谐社区建设,不断丰富社区文化养老生活内容

4.成贤诗社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即:以社区为学习培训点,以市、区、街道为学习交流平台,采用定期授课培训,通过微信及公众号、诗刊、网课等现代传媒,学习互动等授课形式。

5.学习内容与时俱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诗词知识学习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二是诗词传承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三是诗词创作与与全民阅读、文化养老相结合。

6.开展社区培训。社区党委在各基层党支部及居民中,广泛宣传诗社的发展。并坚持诗词歌赋学习培训,开展以能者为师,提倡传帮带。

7.培育学习骨干。组织诗社骨干参加各级诗社交流学习和听课活动,不断提高诗词骨干的水平,成立学习互助组,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8.扎根基层。成贤诗社作为品牌建设,主要是在社区党委大力倡导文化成贤建设的推进中,发现诗社更具有优势。诗社走进社区、走进居民、走进驻区单位,开展诗词传承、为民赋诗、文化养老等,更接地气、更贴近实际、更能促进繁荣社区文化。

9.善借舞台。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规则意识,培育文明公民,促进社区和谐。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学雷锋活动、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重阳节等等,诗社都要开展诗词创作、朗诵等宣传活动。

10.拓展交流。诗社在品牌建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壮大自己的队伍,在内加强学习培训,在外拓展与上级、同级诗社的学习交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四、项目成效

(一)三个“最”:成立最早:诗社成立于2003年,是南京市最早成立的社区诗词学习团体之一。诗友最多:目前诗社有学员56人,与多个诗词团体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创作作品最多:十八年来,诗社紧扣时代主旋律,以建党90周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95周年等为主题出版诗集5集,创作楹联、诗、词各类作品近7000件。

(二)服务特色三个“新”:服务内容新:诗社服务于社会,开展活动,全部是专门开研讨会,创作新作品。服务形式新:诗社作品以诗词创作、歌唱、书画、朗诵、巡展等多种形式进行服务,形式丰富活泼。服务对象新:诗社在自学自乐的同时,注重服务社会,为市、区、街道、驻区单位和居民有针对性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参加、承办各类活动近百次。

(三)品牌实效三个“赞”。群众点赞:目前诗社拥有自己的粉丝500余人,服务群体达6000余人,群众非常喜爱诗社。上级点赞:2009年诗社格律诗学习被全国社教委员会评为全国社教特色课程。2015年,被南京市诗词协会评为社区诗词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仅5家),2017年被江苏省诗词协会颁发:江苏省诗教先进集体。媒体点赞:南京日报、江南时报、现代快报、龙虎网等媒体多次大版报道诗社相关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四)多年来,诗社获得10多项荣誉:2009年诗社格律诗学习被全国社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社教特色课程, 2015年6月诗社被南京诗词学会评为诗化南京·社区诗教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诗社荣获南京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017年诗社被江苏省诗词协会评为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南京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诗社相关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五、思考与展望

(一)为继续推进文化社区建设而努力。诗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其他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具有示范作用,要坚持围绕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地气、正能量、有实效的诗词创作宣传活动,引领社区居民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

(二)巩固社区诗教宣传平台。2020年将利用网络微信这一平台,加大诗词基本知识学习和练习,不断提高创作水平。继续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深入驻区企事业单位,做好诗词传承等工作,扩大诗教工作影响面。

(三)不断扩大品牌建设的辐射作用。要坚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贴近居民生活实际、贴近社区历史文化特色。努力把成贤诗社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社区诗教品牌。

(四)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吸纳社区更多有文化、有兴趣的诗词爱好者加入,要在提高队伍诗词歌赋知识水平上下功夫,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打牢品牌建设的基础,在文化成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品牌建设要持续推进深耕发力。社区党委要继续领导,充分发挥品牌效能,继续开展社区实践。与此同时,期望继续得到省市区的指导帮助,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从中受益。

 注:该项目荣获2017年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执笔: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  曹 怡

成贤街社区居民学校校长   吴 敏  万六梅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