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 密码: |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2021/3/17 8:33:28|发布者:陈敏|查看: 704|评论:0 摘要: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 案例简介:弘扬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社区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对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
案例简介:弘扬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睦、有利于社区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对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慈”是指长辈或老人关爱子女及晚辈,“孝”是指子女或晚辈孝敬父母及长辈。《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是锁金村街道自2012年以来着手打造的学习品牌,该品牌以实验项目建设为引领,依托街道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重视慈孝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将慈孝文化建设纳入幸福锁金建设的综合体系,整合各方资源,融汇全面力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通过在街道、社区设置传统文化《中华古诗文诵读》等课程学习班、邀请教授名家来街道社区开展国学文化有关的系列教育讲座、持续开展慈孝之星、慈孝家庭评比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上慈下孝、爱人如己的慈孝文化氛围,以文化引领积极的社会风尚。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LOGO设计释义:一是左侧篆书红色“慈孝”二字简洁、明了地突出了大讲堂的主旨。其次,“慈孝文化传承”位于LOGO主体位置,“传承”二字色彩有变化,寓意在变化中传承,传其精髓,应时应景,顺应时代要求。最后,“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直观地介绍街道及讲堂名称。 LOGO图形整体释义: 红色篆书“慈孝”二字为大讲堂的主旨;“传承”二字色彩有变化,寓意在变化中传承,传其精髓。
一、案例背景及区域概况 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位于南京城东北,它南依紫金山、西临玄武湖,是一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成的居民小区。街道目前居民近8万人,社区人口密集,居民素质高、学习需求大。近年来,锁金村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慈孝文化有关的教育活动。 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幸福家庭的道德基础,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元素。“慈”是指长辈或老人关爱子女及晚辈,“孝”是指子女或晚辈孝敬父母及长辈。慈孝是包含尊老爱幼、长幼互尊两个方面,传承和发扬慈孝文化利于促进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区和谐,也是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社区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 二、案例呈现 (一)统筹协调,汇资源、聚力量
这样,在上级的统筹协调下,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全面力量,“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学习品牌项目运行有力。 (二)活动培训,常态化、系列化 锁金村街道尤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慈孝文化引领社区发展,打造了“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这个品牌项目。项目活动由街道中心牵头,7个社区居民学校也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教育培训,加上社会组织力量的共同参与,使慈孝文化活动常态化、系列化。多年来,不间断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主题教育培训服务,仅2012年至2016年期间,“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就共计开展活动80余次,每年服务人群达2600多人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就达600多人次。为提升居民的道德素养,建设幸福和谐锁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引领作用。 (三)项目引领,课程化,品牌化
(四)示范带动,重舆论,树典型 锁金村街道以慈孝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慈孝文化内涵,倡导和谐的慈孝观。崇尚尊老爱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道德建设。组织开展了“我陪长辈过大年”慈孝文化征文、摄影、DV作品征集活动,又与街道文联、南京崇德书画院共同举办慈孝文化书画、摄影展,通过活动展示了参赛的优秀慈孝主题书画、征文摄影作品,展示了各社区对孤寡老人尊重与关怀,展示了辖区学校的学生慰问老人、关心长辈的活动画面。在与《扬子晚报》联手进行的“扬子社区行”活动中,用文艺节目的形式宣扬了慈孝文化的重要性。江苏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区社教办领导为当选的“慈孝之星”和“慈孝家庭”的代表颁奖,表彰他们在尊老爱幼、友爱邻里、热心公益,在弘扬慈孝文化、促进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成效与影响 (一)服务街道文化建设工作见成效 “锁金慈孝文化大讲堂”学习品牌建设,紧紧围绕街道文化建设工作大局,注重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百佳学习型社区”“南京市社会文化建设贡献奖”等多种奖项,营造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在锁金地区文明和谐、蔚然成风,上慈下孝、爱人如己,产生了一批慈孝家庭、慈孝之星。 (二)慈孝之花绽放锁金 有这么一位女儿,一年365 个下午,她都在陪伴父亲。她是62 岁的徐映竹,结婚前,她和父母住在锁金二村,结婚后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回家看望父母。退休后,母亲去世了,两个兄弟一个工作在外地,一个工作太忙,无奈之下把老父亲送进了锁金村养老院。至此,每天下午去养老中心照顾老父亲,便成了徐映竹的日常功课。96岁的父亲因每天下午都有女儿陪伴,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每天过得都很充实。一本唐诗让父女俩翻破了再补,不知换了多少包书纸。365 天,徐映竹陪着父亲背着古诗度过幸福时光,两人都很开心。老人笑着说,他长寿的秘诀是:女儿女婿孝顺,活得舒心。开朗孝顺的徐映竹不仅精心侍候父亲,还常常帮助和照顾养老院的其他老人。采访徐映竹的时候,她说:“我是女儿,看父亲是应该的。她语言质朴,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了不平凡。她还送给父亲一首题为《礼物》的打油诗: 老父今年九十六, 住在锁金托老所。 一年三百六十五, 风雨无阻去陪父! 字里行间表达好女儿徐映竹对持之以恒陪伴老父的无怨无悔。像这样上慈下孝的例子在锁金村还有许许多多,他们不仅尊老爱幼,还热心公益。 四、体会与展望 (一)树立需求导向、目标导向 在项目研究推进的过程中,我有一种体会,首先要有目标导向,明确项目研究的目的、任务,要依据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当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做的教育培训及研究的相关工作便易于推进了。因此,一个项目的确定前期需要调查研究,树立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确保项目研究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率高、认同度高。 (二)注重融汇资源、以人为本 社区教育提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品牌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融汇全部资源,包括场馆资源、人才资源等,尤其注重发挥人才的力量:师资力量、组织者力量等。还有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也尤为重要,利于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把项目品牌做实、做好、做出影响力。 (三)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 任何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品牌项目的建设更是如此,在工作中树立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比如,街道社教中心慈孝文化建设从15年开始与全民阅读工作相结合,做到适应时势,与时俱进。后期我们还将根据时代需要转变教育活动及授课形式,让多媒体、手机终端把好的资源推送给需要的人群。 我们坚信,在传承中创新,慈孝文化建设项目将有效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利于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注:2016年获南京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执笔:原玄武区锁金村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 范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