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践探索>>实践项目>>阅览文章

手机为媒 突破社区老年教育新壁垒---以红山街道“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为例

摘要: 手机为媒 突破社区老年教育新壁垒---以红山街道“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为例 案例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

手机为媒 突破社区老年教育新壁垒

---以红山街道“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为例

案例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子书、微博、微信充溢着人们多彩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便捷,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知晓天下事。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让老年人群体也融入这现代化的生活,使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开展更有针对性,“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以手机终端学习、网络互动平台为依托,以手机为媒介,突破社区老年教育壁垒,取得显著成效

一、案例背景

一则新闻背后的故事

不久前,一则老人因无健康码而不能坐公交车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上车得扫健康码,没有就走不了。”年近八旬的老人好不容易坐上了公交车,却被公交车司机以此为由停车拒载。特殊时期,安全第一,这样的规定、司机的做法无可厚非。然而,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即使有也不知如何使用,不知道什么是健康码,老人面对司机的劝说手足无措。最终,司机叫来了民警,在民警的帮助下,老人顺利到达目的地。

从这真实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一个健康码折射出众多老人被隔离在智能时代之外。不知不觉中,许多老人已经被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抛弃了。央视主持人海霞呼吁:在常态化防控下,健康码还要和我们相处一段时间,希望相关部门要想的更周全一些,更细致一些,别让数字智能成为老年人的一道鸿沟。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红山街道有10个社区,登记在册的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老年人口约占15%,人群相对比较集中。老人们常说,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不当“新文盲”。经调查,多数老年人希望学习智能手机,这种学习需求已经成为硬性指标,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儿女大都在外打拼、奋斗,老人想跟子女交流、听听子女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状态,可是拿着高科技产品的手机却不会用。其实,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老年人和子女之间交流沟通的媒介,不可或缺,“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的举办,将会成为帮助老人和子女沟通的纽带,方便老人和外界的沟通互动,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案例实施

(一)资源整合,搭建平台,使师资团队具方向性

红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注重资源整合,2015年6月携手本街道注册的公益组织爱心之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慈怀爱心基金会共同创办“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这一品牌讲堂,组成师资与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大慈怀爱心基金会派出指导老师刘畅负责教学工作,刘老师于英国牛法斯尔大学设计专业硕士毕业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研究生毕业,整个师资团队专业性强、水平高,又热心于此项公益服务。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牵头搭建平台,明确方向,并做到统一共识,目的在于助力文化养老、教育养老、智慧养老等方式,以智能手机的学习应用为媒介,旨在改变老年人群体的生活方式,为老年人的终身学习、便捷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指导与服务。

平台建设的目的方向明确了,团队凝心聚力,更利于品牌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调查研究,计划先行,让教育培训有针对性

前期通过调查研究,社区教育中心会同大慈怀爱心基金会专业人士依据调研的情况分析、汇总,从老年人希望学习哪些智能软件,采取哪些学习方式以及能够参加学习的时间点等方面,确定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授课内容及计划,做到方向明确、计划先行。让教育培训内容、方式既切合时代发展需要,也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比如:学习内容包括智能手机常用功能简介,如何打电话、发短信、拍照片,怎样连上互联网以及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下载、使用,以及如何网上购物、叫外卖、打车、导航等。此外,大讲堂确定每周周一、周四开课,周六答疑,力争让讲堂覆盖辖区大多数老年人群体。

(三)反思反馈,编写教材,让读本课程有实践性

2017年9月,在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的指导下,在大慈怀基金会刘老师以及大学生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以《小刘老师说微信》讲义为蓝本,编印出社区教育读本《轻松玩转智能手机》,新老学员以此为教材,跟随指导老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学习并掌握智能手机的用法。

这样的教材来源于课堂实践,编写好之后又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参与大讲堂学习的老年人人手一本,老年人学习的效果更好了,学习的效率更高了。

(四)专兼结合,线上线下互动,让形式适应特殊时期要求

因疫情防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求不组织大型的学习活动,为适应新时期特殊要求,学习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一些老人在现场学习,更多的老人通过群组视频直播,之后分批、分期接受个别辅导,确保老人们的学习效果。小刘老师是“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的专职老师,还有众多兼职的大学生志愿者老师,实现专兼职老师相结合,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在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三、案例成效

(一)学习培训,让老人乐在其中

红山街道“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自开办以来开展活动近300场,有100余位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累计教会了近5000人次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及多项软件。

1.通过学习增强了老年人的社交联系。辖区一个叫周伟小伙子说,平时想爸妈了,在微信上吼一声,他们就出来了;他们有啥事,也直接发语音过来;距离,时间都不是问题;聊天的同时,还能做自己的事。学习智能手机一些软件,尤其是社交软件让老人也渐渐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圈里,了解他们的近况,加强交流,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除了亲人好友,还让素不相识通过微信相互认识、了解,一次拓展老年人的社交圈。社区王老伯说,现在我们跟朋友,老同学都微信联系,真的特别方便。

2.通过学习便于老年人了解这个世界。以前,人们想了解时事,需要通过电视播放新闻。而今,只需打开APP,就可以浏览各种新闻。小到你所在的小区,大到海洋对面的国家。每天,你都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不该只有家长里短,多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变动,也能更好地参与年轻人的话题。而且这样的话,能令生活变充实,心态年轻化。

3.智能手机相关软件的学习,便于社区老年人跟上时代潮流。智能手机的学习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又快捷。比如付账,比如订票,比如点餐,手指划一划就解决,可谓“一机在手,万事不愁”。

社区钱阿姨说,“学会了智能手机,生活更丰富多彩了,而且还能体会到智慧养老的便捷,我无论走到哪里,家人都能找到我!”(精准定位) 有的老人在朋友圈里晒照片、聊天之类的,特别羡慕,他(她)们还知道用手机可以团购、挂号、订票等,老人也“潮生活”,抢红包、发表情……老人们纷纷表示,当今社会,科技在不断发展,自己必须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被社会淘汰。

4.以手机为媒介,利于老年人学习更多知识,改变固有观念。事实上,老人家如果不去学习,很多错误的观念就没法儿改变,甚至可以称得上顽固。新时代、旧观念会给老年人带来种种问题。而智能手机,能让老人家学习更多知识。比如说关注了健康公众号,就多学习到了一些健康知识。学了并运用到生活中,形成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大有好处;通过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大脑,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可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等。

通过手机上网学习菜肴烹调与制作、中老年针灸学、健身舞蹈、摄影基础、兰亭序行书技法、图像处理基础等课程,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极速提高,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

5.手机网络学习还能让老人更长寿。瑞士做过一项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65岁以上老人的网络使用情况,发现那些懂得使用网络、能建立更强社交联系的人,身体更健康,认知功能更强,预期寿命更长。老人家通过智能手机学习,能够感受其中的乐趣。心情愉悦,对老人家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展示交流,提升社区教育影响力

1.老人参加“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学习,推动了本地区社区教育事业内涵发展,促使街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老年教育的方式方法,即创新驱动,适时改变老年教育方式,更新老年教育内容,该讲堂已经在2016年7月举办的2016年玄武区社教干部学习交流培训活动中做了展示与交流,大讲堂赢得同行的肯定。该讲堂从原先的发祥地------红山公园社区扩大到全街道各社区,其引领作用明显。

2.扩大了红山街道社区教育知名度,大讲堂从开办至今,人民网、中国江苏网、江苏文明网、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江南时报、博学玄武学习在线、搜狐、网易、新浪、新民网等网站和媒体先后做了报道,提升了红山街道社区教育的影响力,走出去与请进来相映生辉。

四、思考与展望

红山街道“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以智能手机为媒介,教授与普及生活便民、娱乐类APP等手机软件,切实丰富中老年人的学习与生活,将中老年人退休养老生活丰富化、多元化、智能化的同时,探讨智能手机改变老人生活方式、促进老人终身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为老人终身学习提供各种条件和便利,开拓爱老护老公益新模式。
    随着网络时代“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应用与推广,“怀慈行孝爱心手机大讲堂”必将对老年人生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注:此项目案例2020年获“南京市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执笔:玄武区红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梁秣陵  范明华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