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旧站临时内容>>阅览文章

努力夯实社区教育基础积极构建终身教育框架

摘要: “十五”全国社区教育课题组 开题会议(南京)交流材料 努力夯实社区教育基础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框架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的理......

“十五”全国社区教育课题组

开题会议(南京)交流材料

 

 

努力夯实社区教育基础  积极构建终身教育框架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办公室

 

玄武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8万,下辖11个街道,86个社委会,12个行政村,是省政协、市委、市政府及南京军区陆、海、空三军机关的所在地;辖区内有高等院校18所,科研院所48个;珠江路科技一条街云集了1400多家高科技企业,有2万多名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在那里创业;辖区内有中小学52所,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达。独特的区位优势、社区成员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良好的社区氛围为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转变观念,加深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1、发展社区教育是迎接国际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时代的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态势,要求我们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综合国力。这就需要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2、发展社区教育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作为南京市中心城区的玄武区,在世纪之交,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把全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就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人的现代化。

3、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基础。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小政府、大社会”构想的实施,社会管理的重心要下移,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将逐步增大。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把人与社会从僵化的计划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产权、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引发了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带来了城市外来人员的增加和大量的劳动力的再就业的组织安排问题。劳动者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由依靠单位开始转向依靠社区,劳动者逐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

同时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闲暇时间的增多,都使人的社区意识与归属感逐渐增强。

这一切都对社区管理、社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在社区建设中,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核心,人的素质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成功和社区服务的质量,决定着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显然,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取决于教育的普及强度和深度。

因此,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基础。

4、推进社区教育是教育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共同需求。

一方面,学校为社会所有、所治、所享,学校需要社区参与和评估;学校为社区生活、文化、传播科学技术的中心,学校影响社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社区为学校所在地,提供发展背景、教育资源、育人环境;社区为学校提供价值基础,有助于学校实施教育方针,端正教育观念;社区参与学校、支持学校、评估学校;社区问题影响学校教育的推行。

因此,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社区教育,有助于学校和社区共同的持续发展。

 

二、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展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以学校为中心,以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为目的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更准确地应该称之为“校外教育”,但它毕竟是社区教育的“初级阶段”。第一阶段的明显特点是,旨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基本上可以这样讲,对教育而言,一切都是输入;对教育以外的各界而言,一切都是输出。

2、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双向服务”。即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牵线搭桥,使社区内的街道、企事业单位与学校挂钩,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共建)。但是这一阶段的双向服务主要还是围绕中小学校生的教育进行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共清洁工作,社区绿化,为社区军烈属、离退休及孤寡老人服务等。这一时期已开始存在共建单位之间由学校为共建的另一方开展培训等服务工作。另一方则在可能的范围,扶持校办企业,向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设备,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兴趣小组等提供方便。

3、第三阶段。面向辖区全体成员,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到了9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实验、探索、研究,特别是在参加了“九·五”全国社区教育课题的研究和组织了民政部召开的现场会和国际研讨会后,从理论上对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有了较为深刻和准确的理解,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从认识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社区教育进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新阶段,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系统。

早在10多年前,我区即成立了由区委分管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区长牵头的“玄武区社区教育指导小组”(现为“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区社区教育的组织、统筹、协调;下设社区教育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事务。11个街道相继成立了“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委会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小组。政府每年拨款13万元作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用来支持社区教育开展活动,并专门从中学抽调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热心社区教育的11名教师长期在11个街道专职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工作纳入街道、学校工作计划和考评范围。我们聘请了一部分德高望重、热心社区工作的老领导、专家组成了社区教育咨询委员会。更好地了解市民需求和指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握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社区教育委员提供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出台了《玄武区社区教育工作条例》,使社区教育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积极探索,强化社区教育网络和实体建设。

实践证明,开展社区教育,必须依托社区教育实体;开展社区教育,必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摸索,我们逐渐形成了社区教育的四大网络:继续教育网络,教师、医护人员及公务员等人员的业务进修、在岗培训;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有关人员的岗前、岗后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为部队官兵进行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等;青少年校外教育网络,形成了有牢固基础并卓有成效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市民教育网络,依靠街道、基层社区的人口学校、家政学校、职工学校、计生学校、科普学校、老年学校等为市民素质提高服务。

经市教委批准,成立了玄武社区学院(筹),依托区电大、职工学校、进修学校,并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组织全区有关教育资源,如区党校、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商业局、环保局等部门加强办学实体建设。主要任务有:高、中等学历补偿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摸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同时在区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对街道社区教育履行“服务、协调、指导”的职能,即成为本区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心、教学业务指导中心、社区教育干部及师资培训中心、教材及教育资源中心。

街道成立社区学校,把来自不同系统的人口学校、家政学校、职工学校、计生学校、科普学校、老年学校等整合起来,统一管理。

3、精心组织,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社区教育队伍。

建设一支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专兼职社区教育队伍是搞好社区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专职队伍。区、街道两级分别设立社区教育办公室,作为两级专职协调社区教育、处理日常事务的常设机构。区社区教育办公室:34人,教委分管主任任办公室主任,教委德育干部、成教科科长、职工学校校长为成员。此外还有一位经验丰富、有事业心的专职社区教育干部。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由街道分管领导任主任,此外还有两名专职干部,一位来自学校的教师,侧重于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协调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协助办公室主任加强社区学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另一位来自街道,侧重于市民教育,统筹协调街道的各类学校,以社区学校名义统一管理。

兼职队伍。充分挖掘社区人才资源,将思想素质好、热心社区教育的专家学者、离退休人员、工厂企业先进模范、公检法干部、关工委老干部等集中组织起来,建立讲师团。如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老将军,抗美援朝老英雄张据智。他们对在校学生及街道社区居民开设讲座。此外还有辖区内有关高校、医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员。

4、同心协力,建立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

建立社区教育有效运行机制,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街道、社(居)委会、辖区有关单位、学校及个人的积极性,为社区教育提供各种动力因素和可靠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社区教育有效运行的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我们反复研究,出台了《玄武区社区教育工作条例(试行稿)》、《玄武区社区教育干部工作职责》等制度,规范了政府、辖区有关单位及个人在社区教育中的行为,激发社会各界对社区教育的广泛参与。

经费保证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关键,我们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专项资金,使其成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社区教育,多年来,区政府每年提供社区教育专项资金13万元,各街道根据各自情况,还不同程度地追加经费;区教委根据情况对区社区教育办公室增拨适量经费,以保证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真抓实干,社区教育取得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区的社区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取得了一些成绩。

1、促进了人的自我完善,全面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

这些年,我区各级社区组织认真研究社区教育规律,逐步形成了社区教育的系列,即:从抓活动入手,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使社区教育具体化、生动化;从城区中心任务入手,形成形势任务教育系列,使社区教育有载体、有内容;从提高社区成员文明素质入手,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系列,使社区教育有目标、有实效;从提高职业技能入手,形成科学文化教育系列,使社区教育有活力,有新意;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入手,形成休闲娱乐教育系列,使社区教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广大社区成员的精神面貌普遍有了较大的变化。涌现了一批道德素质高尚的好市民。好人周光裕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由此而引发了南京市对市民精神的大讨论。在周光裕精神的感召下,后宰门小学成立了周光裕中队,后宰门地区创作的《有一个好人叫周光裕》的歌曲正在各地传唱,象周光裕那样帮助他人的典型事例数不胜数。后小10岁学生陈骏勇救落水儿童被南京市政府命名为周光裕式的好公民。

梅园中学今年之所以被评为南京市唯一的全国先进德育集体,与社区对学校发展的支持是分不开的。1995年,梅园中学率先发起了捐助云南阿佤希望学校的倡议,很快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响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报道;为弘扬总理的风范,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和其它社区单位的支持下,他们倡导并成立的周恩来班,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现已发展到波及全国5省、市22所学校。

红山街道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教育、引导、管理,帮助他们提高素质,溶入南京市民群体,并为南京建设服务。外来人员施文兰经过街道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应聘该街道某居民社委会主任一职,一举成功,江苏电视台还进行了报道。

2、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以及社区事业的进步。

我区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为中小学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各驻区单位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精神、物质上全力支持中小学的发展。我区多数中小学都与驻区部队、武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尽心尽力,还有的部队利用人才、技术的优势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技术人员的培训做贡献,我区各街道、各学校安置不少部队转业军人、家属,为其子女上学提供方便,这也为部队指战员安心工作,保一方平安尽最大努力。

我区首家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是后宰门街道,当时该辖区正在进行小升初招生制度的改革,辖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直升该区五十四中学,为保证这一改革的成功,需要动员辖区内全体成员关心参与并支持这一改革,当时成立了以街道为龙头和政府统筹、社区参与的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他们积极宣传,并参与到这一实践中,打破了学院式围墙,形成了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网络。社区成员关心支持学校发展,学校全心全意为社区群众服务,确保了这一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声誉。

进入90年代中期,职业教育面临挑战,54中学校领导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珠江路科技一条街看到计算机操作人才的市场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潜力,与同创计算机公司联手创办同创计算机学校。同创计算机公司为学校添置电脑、工作站80台(套),并培训人员,合作编写中专系统适用的教材,同创计算机学校为同创公司及其它电脑公司提供了优秀的计算机操作人才。还有十三中分校与科利华计算机公司联手合办科利华班,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

学校、街道、社区也全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如珠江路一条街,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相关街道全力支持企业家们的创业,并使各家企业迅速成长,由此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

多年来,我们把社区教育的对象定位在辖区内所有成员,定位在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全面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上。通过各种渠道,近几年,区政府在社区建设上投入8千多万元,社会投入1.2亿元建5万平方米社区设施、社区中心138个,建设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不仅满足了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城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广大居民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保证。

锁金村街道利用社区资源,突出科普教育特色。他们成立了社区科普教育领导网络,街道工委书记为组长,部分驻区科研院所领导为成员,街道一名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每年召开12次专题会议,共商科学普及工作。各单位领导非常重视支持社区科普工作,积极安排专家学者参加社区科普教育和宣传。金陵石化公司出资数万元,建成千余平方米的锁金社区科普休闲广场和红领巾广场,为小区科普设施的改善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红山街道近年来投入198万元,整理环境,添置各类体育娱乐器材,丰富活跃居民生活。区教委成教科还与红山街道一起多方联系,关心外来人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此举一方面为提高外来人员自身素质,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和提高所在社区的市民素质服务,更重要的是为流动人口解决了子女就学的实际问题,得到外来人员的欢迎,也改善居民区的环境,提高文明程度。

玄武门街道为有组织、计划地对社区成员开展教育活动,专门成立了思想品德教育辅导员队伍,科普教育辅导员队伍,法制教育辅导员队伍和艺术教育辅导员队伍,在社区内组织了多次文娱和竞赛以及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街口街道还组织法律界人士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增强居民的法制意识兰园街道利用“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的便利,发挥科学院在宁的十多位院士全部居住在社区内的优势,得天独厚地对社区内成员开展科普教育。

    玄武门街道还与江苏省气象学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社区气象学校—北极阁社区气象学校,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我区各街道还成立了家庭教育教研中心,搞好社区内的家庭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还组织各项评比,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玄武区是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区、双拥模范。96年,民政部在我区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扩大我区做法;98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社区工作经验被省、市委作为重大先进进行集中宣传;99年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四、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的构想

——目标走向

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将社区教育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玄武区由教育大区跨越到教育强区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省级《玄武区社区教育实验区方案》,力争通过摸索、展开、总结三个阶段,到2005年前,初步构建具有城区特色的玄武社区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工作框架,争取进入全省社区教育先进地区行列。

——内涵走向

以教育发展为先导,促进社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以社区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是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结合点。我们应在这一结合点上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以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不远的将来,我区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外来人口进一步增加,随着加入WTO,产业、产品、产权结构的调整,转岗、再就业加剧;随着开放,西方文化泥沙俱下,社区人员素质必须进一步提高。因而,社区教育应面向辖区内的全体成员,即为辖区内所有成员接受教育提供可能;社区教育的过程应从人的人生开始至生命终结,社区都要持续不断地提供学习和教育;社区教育应是全面教育的过程,包括知识、能力、道德、精神文明、文娱和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满足“学习”、“谋生”、“乐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面”。为此,必将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

——体制走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应面向社会,实行开放教育。辖区内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在社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其设备、师资、图书、场地、信息等资源优势,定时、定期向社会开放,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智力、师资、场馆、设备等支持,真正做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配置和共享。与此同时,逐步调整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构成,发挥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街道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社区教育实体建设,使之成为社区教育的两翼,逐步摸索出具有玄武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

 

 

 

                                      20025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