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区学院>>阅览文章

社区学院(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社区学院(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办公室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载......

社区学院(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办公室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是走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区在长期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努力建设生态式学习型社区,力求在全区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将玄武区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让社区居民在这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提升素质、健康生活”。作为社区教育的主阵地,玄武区社区学院(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搭建平台,凸现社区学院(校)的特点

我区于80年代中期开展社区教育, 90年代初,成立了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全区的社区教育工作步入正规。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社区学院应运而生。20027月,江苏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我区成立了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承载玄武区社区教育培训工作。至此,社区学院(校)的能力建设成为我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被提了出来。

我区的社区学院是依托玄武区电大、区职工学校、区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组建而成,是集整合普教、成教、职教,整合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整合文化、道德、卫生、闲暇娱乐活动等于一体的,满足社区成员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学习需求的新型教育实体。在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凸现了社区学院(校)的特点。

1、社区性。社区学院(校)以社区为根本立足点,着眼于社区发展、社区全体成员素质提高、健康生活,从而时刻关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关注社区成员的教育学习需求,从教育服务的角度,从为社区建设培养训练实用性人才,从提高社区成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本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区、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2、灵活性。社区学院(校)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办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社区学院(校)的专业设置非常灵活,学院(校)根据本社区实际需要和居民的学习需求开设专业。教学内容非常灵活,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立体式、全时空的教育与培训,如社区职工的业务技能进修、职业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科普文化教育、市民人文素质教育等等,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知识讲座,如老年健康娱乐、计划生育、卫生、青少年心理健康等。

3、整合性。我区提出的打造15分钟学习生活服务圈的目标,单靠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各社委会学习点是不够的,必须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达到教育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教育化。在我区,社区各种资源遵循“共驻共建共享、互动互促互补”的原则,形成教育合力。我区各街道整合了来自不同系统的人口、家政、职工、计生、科普、老年等学校统一管理,成立社区学校(区社区学院分院),开展社区教育。同时整合社区内各种组织、人力、物力等资源,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基地)、发展优质社区教育基地、协调开放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培育各种志愿者(义工)队伍和民间社区教育组织,共同开展社区教育。

4、开放性。社区学院(校)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入学方式的开放,即“入学无门槛”,随到随学,无须考试;教学时段的开放,尽量满足居民的时间要求;教学过程管理的开放,实行“一张菜单选课,多种证书出门”,教学质量是严格的,但时限学制是弹性的,即尽量适应社区各种人群的特点,满足“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需求;为了满足上述的开放要求,社区学院(校)在教育手段上实行开放,充分利用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实行网上教学,居民无须进入课堂,在家、在单位都可以学。

二、与时俱进,提升社区学院(校)的能力

我区是南京市最大的中心城区,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是省政协、市委、市政府及南京军区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具有驻区部队多、高等院校多、大型企业多、纪念场馆和名胜多、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和社会事业发达、社区居民素质较高等特点。自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后,我区紧紧抓住自身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重点,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城区为抓手,大力建设区社区进修学院、街道社区学校,提升社区学院(校)的能力,推进社区教育和社区建设。

1、统筹协调能力

我区在社区学院建立之初,即成立了“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的校务委员会”,有政府各部门、各系统、各街道以及大型驻区企事业单位等47个成员,旨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分工合作,形成合力为社区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院长由区委分管书记担任,区政府分管区长、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大校长担任副院长,加大了玄武社区学院对全区社区教育培训的统筹协调的力度。

2、课程开发能力

我区社区教育培训在长期实践中已形成四大网络,一是继续教育网络,指教师、医护人员及公务员等人员的业务进修、在岗培训;二是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指有关人员的岗前、岗后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为部队官兵进行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等;三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网络,开展卓有成效的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市民教育网络,开展人口、家政、计生、科普、老年等教育,为提高市民素质和闲暇娱乐做好服务。每年,我区都根据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遵循前瞻性、系统性的原则,开发相应的课程,提升社区学院(校)的服务水平。

3、提供服务能力

社区教育对象的全员性,要求社区学院(校)要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诸如学习辅导、人才培养、信息提供、咨询参谋、技术培训、就业指导等等,为社区人的发展、社区的文明提供应有的支持,使社区学院(校)成为学习辅导阵地、就业指导阵地、闲暇活动阵地。

4、整合资源能力

教育资源的集约化,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实惠的教育便利。我区各街道社区学校整合了原来街道的人口、计生、健康、老年、国防、科普等学校,成为街道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在业务上接受区社教办和区社区进修学院的领导、指导,行政上由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街道党政领导为学校的校长,分管副书记为常务副校长,学校派出的社教专职干部和街道的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全区所有的社区居委会都设立了社区学校的学习点,形成了区社区进修学院——8个街道社区学校(区社区学院分院)——79个社委会学习点的三级培训网络,同时整合辖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开发了100多个社区教育基地和60个社区学习中心(基地),做到了一校多点(学习点)、多地(活动空间),方便惠及了广大社区居民。

5、资金措筹能力

社区教育有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补偿服务(政府买单)的形式。为让社区居民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区在区财政拨款保证人均一元的社区教育经费基础上,各街道财政投入至少人均一元的教育经费。除此之外,还争取社会各届积极支持,建立社区教育基金,确保社区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要求,我区社区学院(校)进行了社会化运作的试点实验,开展居民购买公共服务的尝试。

三、加强建设,促进社区学院(校)的发展

我区社区学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你一生的学习,我全程服务;你要学习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你能怎么学,我就怎么教;你想在哪儿学,就能在哪儿学”,从而深化社区教育,建设生态式学习型社区,创建学习型玄武。为更好地推进社区教育、彰显玄武特色,加强和改进社区学院(校)的能力建设,是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机制建设

在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我区积极探索了社区学院(校)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如图所示),真正发挥好社区学院(校)的社区教育的龙头作用。

 

继续

教育

网络

 

职业技术教育网 

 

青少年教  育网 

 

市民

教育

网络

 

街道社区

   

职工学校、电大、进修学校

各系统、部门培训中心

社委会学习点

职业技术教育

青少年校外教育

市民教育

党团员教育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继续教育

市民教育

 

 

 

 

 

 

 

 

 

 

 

 

 

 

 

 

 


2、制度建设

依法治校是社区学院(校)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区社区学院(校)都制定了有关章程,明确了办学宗旨、办学任务、培养目标,规定了组织机构、招生对象、专业类别、经费来源、办学地点,并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如:社区教育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社区居民终身学习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评估检查和专项督导制度、奖励表彰制度等,确保社区学院(校)可持续发展。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区注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分类施教,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军地两用人才教育、残疾人教育等,每年初编制社区教育课程计划,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我区各街道都能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效地开展街道社区学校的课程建设。我区红山街道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红山街道65%以上人员为外来人口),从红山街道社区学校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课程计划中,可见对流动人口进行的职业教育内容的实用和丰富: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面向对象

授课单位

1

鞋类纺织技术

流动人口、下岗职工

巾帼纺织社

2

电脑实用操作技术

中青年流动人口

红山电脑培训中心

3

财会业务技能

高中以上、40岁以下流动人口

红山街道财政所

4

锅炉上岗技能

中青年流动人口

区技术监督局

5

包类纺织技术

中青年流动人口

巾帼纺织社

6

实用家电维修技能

中青年流动人口

区劳动局

7

水电安装技能

中青年流动人口

区劳动局

8

插花技艺

中青年流动人口(女性为主)

区劳动局

9

服装剪裁缝制

流动人口(女性为主)

区劳动局

10

家政服务综合技能

40岁以下流动人口

区劳动局

11

衣物类纺织技术

流动人口、下岗工人

巾帼纺织社

12

烹饪技能

40岁以下流动人口

区劳动局

到目前为止,我区已编印了11本社区教育读本,初步形成系列教材,免费发给社区居民。读本有《计算机知识50问》、《老年健康知识读本》、《再就业技能培训手册》、《健康知识读本》、《孩子的早期教育》、《国防教育教材》、《景泰蓝的制作与鉴赏》、《金陵忠魂》、《流动人口素质教育培训教材》、《就业者之友》以及《可爱的兰园》等,今后将每年开发一批新的社区教育教材。

4、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队伍是社区教育重要力量。社区学院()充分发挥社区内的“有心者、有才者、有闲者、有求者”的积极作用,加强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由40多人组成的专职管理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为数达300人以上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更多人数的志愿者(含义工)队伍建设。目前我区50多万人口中已有10%的人参加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尤其是近年我区各行各业发展迅猛的党员义工队伍已受到居民欢迎。四是社区居民积极加入到社区教育的队伍中来,逐年提高社区居民社区教育的参与率。社区居民既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社区教育的教育者,他们的积极参加,在全区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浓厚社区教育氛围。

5.网络建设

    时代的发展,必然呼唤新的社区教育手段的更新。当今的信息化,使课程建设突破原有的时空局限性,为全天候、全区域进行空中教育网络创造了条件。我区加强网络建设,整合网络资源,为社区居民开辟新的学习领域。我们通过整合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人事、环保以及“数字玄武”、“玄武社区教育”、“玄武学习”、“玄武教育”、“玄武科普”和各街道的网络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区、开放式的公共学习网络平台,进行各项社会教育、社区讲座、技能培训。我区还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网络课程,更好地打造数字玄武。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学院(校)的能力建设,我区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实施“名师、名校、名牌”的“三名”工程,并着力打造“玄武社区学堂”这个公益性学习品牌,推动玄武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内涵发展,促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形成。

邀请分享收藏
服务网点
主办单位: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联系电话:025-66000537

版权所有 南京市玄武区社区进修学院 © COPYRIGHT 2012-2013. XWSQJ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 苏ICP备1301559号